內容行銷,簡單來說就是創作出對目標用戶有價值的內容,讓他們對品牌產生信任與好感,進一步使銷售夠更容易。
而有價值的內容不外乎是能讓目標用戶「問題被解決」、「被感動」、「有共鳴」、「覺得有趣」。但我們在做內容時往往沒有頭緒,甚至耗費了時間、精力與金錢創作出內容,最終卻乏人問津。
今天我們特別針對內容行銷的內容創作者設計了 8 個問題,在做內容前可以透過這 8 個問題來檢視內容方向,避免走了冤枉路。
一、我的產品能解決什麼族群的什麼問題?
這問題聽起來有點蠢,誰不了解自己的產品呢?但這個問題卻是許多行銷人或老闆最常犯的錯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產品適合所有人,這樣想的下場通常是所有人都無法認同這樣的產品。
舉例來說,有繃帶機能的襪款能讓籃球愛好者擁有腳踝的基本保護,又能減少繃帶購買與學習包紮的成本,這樣明確的定位才能打動人。你也許會說,我的產品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功能,人人都可以使用,那我可能會說,你設想的還不夠細膩。
我舉另外一個例子,可口可樂。
與家人、朋友歡聚時難免會吃一些油膩的食物,這時候配上帶有氣泡的可樂不只能解膩,還能讓快樂的氣氛被分享,而且沒有酒精,不用擔心開車與未成年的問題。
這樣的情境是不是已經被植入我們的腦中,每當聚會吃炸雞、披薩,都會想要配上可樂。
二、今天我想與哪個目標族群溝通?
延續上個問題,可以把目標族群再依照人口統計學細分,舉例來說,跑步愛好者裡面還可分成:男性、女性、學生、上班族、父母⋯⋯。你的內容風格與口吻會因為這些因素有很大的不同。
三、這個產品在市場上處於哪個階段?
這個問題代表了你的商品面對的是藍海還是紅海,試想你是第一個發明手機的人與現今才推出手機,這兩種情況在行銷上的方法也會大不相同。
可以分成以下五個階段:
- 市場上唯一
這商品前所未有,而你是第一個發明者。若你的商品真的有解決到消費者的痛點,這時候你只要清楚告訴你的用戶,商品該如何使用即可。 - 市場上有一兩家競爭者
如果你的商品大獲成功,很快的,市場上開始會出現競爭對手,這時候你必須找出與競品的差異性,去訴說自家產品的優勢。 - 市場上有很多競爭者
市場上的競爭者已經非常多,我們只能從商品中去找出新的功能,例如:有氣墊的球鞋,讓你跑跳起來更輕鬆。 - 市場上有很多競爭者,且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
競爭者不只多,而且大家都有差不多相同的功能,我們只能從細節中去找出差異性與價值,例如:我們的衣服材質採天然方式製成,使用的機台全世界只有一台,由頂尖的技師操作。 - 市場上大家都一樣
到最後一個階段,大家幾乎都一模一樣了,消費者也無法分辨各品牌商品之間的差異為何,這時候就只能溝通品牌了。例如:喝 Red Bull 的人不只因為它能提神,而是嚮往品牌充滿創意、挑戰極限的精神。
四、這個目標族群處於哪個產品認知階段?
釐清了你的產品處於哪個市場階段,接下來則要把目標轉向消費者,你這次的內容希望觸及哪個產品認知階段的消費者?產品認知也可分為五個階段,我們就用健身房這個產品來舉例:
- 什麼都不知道
情境:最近精神與體力越來越差,好像變胖了,但我不知道原因。 - 知道問題
情境:應該是工作時間太長,每天都坐著沒有運動,所以身體狀況越來越差。 - 知道解決方案
情境:在戶外跑步太熱了、球類運動容易受傷,我想上健身房運動,有教練指導會比較適合我。 - 知道你的產品
情境:公司附近好像有一家健身房,但是我沒去過。 - 熟悉你的產品
情境:我已經買了這家健身房的會員,每個禮拜都會去健身。
上面這個例子,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五種不同階段的消費者所需要的也不同,無法用同一套方式吸引不同階段的消費者。
五、這個認知階段的目標族群有什麼樣的問題?
鎖定要打哪個階段的消費者後,可以先思考他們遇到哪些問題?他們會上網搜尋哪些關鍵字?什麼內容可以吸引他們?像是第一階段會需要多一點知識教育,讓他們釐清需求;第五階段需要強化品牌忠誠,每個階段的內容都需要精心設計,才有辦法打動人心。
六、我的內容是否解決他的問題?
接著必須檢視我們的內容是否有解決消費者的問題?是否有足夠的關鍵字能被他們搜尋到?
七、我的產品與品牌如何在內容中呈現?
有時候我們的內容會太過迎合消費者,反而忘記我行銷的目的。像是我們做了一系列健身教學的影片,但卻沒有讓健身房品牌有足夠的曝光,那很有可能做了白工,甚至你的目標客群看了你的內容後,去找別的品牌消費,那就失去內容行銷的最終目的。
八、如何鼓勵他們能夠有進一步的動作?
除了在內容中露出品牌外,如果有 call to action 會更棒,在文章結尾留下免費預約體驗的表單、訂閱電子報或是諮詢專線,甚至銷售連結,都是不錯的方法。如果沒有鼓勵他們行動,就算他們當下有興趣,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可能五分鐘他們就忘了這則內容,所以能夠與他們建立連結,有再次互動的機會是非常重要的。
以上就是我們整理出來做內容行銷前的 8 個自問自答,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有頭緒的製作內容,找到對的客群,創造源源不決的訂單!
想了解更多內容行銷相關問題,歡迎私訊歐福行銷粉專,我們很樂意與您分享交流!

我是蔡瑋中,用四個標籤快速了解我
#運動品牌行銷|歐福行銷 / 英雄好汗 創辦人
#過氣籃球員|前⋯松山、台藝籃球隊長
#三流跑者|多年前全馬破四、半馬破百
#雙寶爸|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陪小孩
–
因為籃球,讓我從沒自信的孩子成長為團隊中的領袖。
從三興國小、金華國中、松山高中到台灣藝大,我都在球隊中擔任主力球員與隊長的角色,在籃球中找到了自我的價值。但畢業後,我沒有選擇 SBL 這條路,內心帶著遺憾,進入了職場。
「這份遺憾,成為我創業的起點。我決定將運動的熱愛與數位行銷的專業結合,打造屬於我的運動事業,讓更多人也能認識運動、愛上運動。」
–
也是這股遺憾與鬱悶,讓我有個瘋狂的想法:「在大馬路上狂奔」,所以接觸了馬拉松與路跑運動,加入了初創的《運動筆記》,隨著公司從 3 位員工成長到 40 人的規模。
–
於是,30 歲初頭,我創立了歐福行銷,使命是:「讓運動變得更簡單。」
–
運動品牌:推廣品牌更簡單
運動 KOL:經營事業更簡單
運動愛好者:參與運動更簡單
–
這幾年,我累積了上百個運動品牌行銷案例,與上千位運動 KOL、運動專家合作。現在,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——歐福行銷已經是台灣運動領域數位行銷最具指標性的公司。
–
未來,我會在這裡分享更多運動行銷趨勢、品牌策略與產業洞察,歡迎交流!
如果你是運動品牌經營者、運動 KOL,或者對運動行銷有興趣,歡迎留言或私訊,我很樂意與你聊聊!
–
對了,我們目前在積極徵才!
如果你愛運動、懂行銷、想加入專注運動領域的數位行銷公司,快來找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