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做內容行銷的時候往往會想,做這麼多讀者感興趣的內容,真的會帶來訂單嗎?尤其是資源不多的小公司、小品牌,看到自己 PO 出去的內容獲得了網友的喜愛,但瀏覽量卻未反映銷量,反而是簡單粗暴的廣告能轉換來更多訂單,這確實會讓人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花時間與金錢製作粉絲喜歡的「好內容」?
這時候,我們可以先把行銷內容簡單分成兩種,一種是溝通產品,一種是溝通品牌,並評估自己有多少資源?想達到怎樣的目標?再來設定自己的行銷策略。以下就由我來簡單介紹這兩種類型的內容。
1. 溝通產品的內容行銷
簡單來說,就是運用內容說服消費者為什麼要買你的產品,包含價格是否吸引人、功能是否解決消費者痛點、與其它競品比較起來優勢在哪等等。
優點:
好的內容素材可以在短期內為你帶來可觀的銷量,適合的廣告目標為「轉換」。缺點:
長期出現類似內容消費者容易疲乏,而且不容易養成品牌忠誠度,如果出現類似競品,消費者很難留住。2. 溝通品牌的內容行銷
設定好品牌的個性與理念後,按照品牌個性去製作宣揚這個理念的內容,讓觀眾看完會有種「說的對!我也是這樣!或我應該這樣!」的共鳴感,不論是激勵、感動甚至會心一笑,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生好感、信任甚至信仰,覺得自己與品牌是同一國的,我使用這個品牌不單單只是我需要,而是代表我的信念、價值觀或身分。
優點:
成功的話,能讓消費者與品牌建立高度忠誠度,較不容易因為它牌的價格或產品規格上的競爭而造成影響。缺點:
需要長時間經營,短時間難以反應到銷售上。在內容行銷的策略上,可以讓這兩種內容交替出現,反覆與消費者進行溝通,達到最好的平衡。
至於比例如何分配沒有一定,像是知名運動提神飲料 Red Bull 因為只有單一產品,重複溝通產品就會造成廣告轉換效果不斷遞減,所以他們幾乎從來不溝通產品,反而全力溝通品牌,光看官網還會以為他們是一家極限運動媒體。
但這種做法就不一定適合草創初期的小品牌,因為小品牌沒有足夠資源把溝通品牌的內容推播給更多人看見,反而應該先確定市場需求,把產品賣出去,創造穩定的現金流才是當務之急。所以不同品牌、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內容行銷策略,可以好好的思考再做出判斷,也歡迎留言、私訊與我們討論交流唷!
內容行銷相關文章:
想了解更多內容行銷,歡迎來找 ALFU 歐福行銷聊聊!
立即加入我們的粉絲專頁,隨時掌握內容行銷相關經驗分享!若有行銷上的疑難雜症疑問也歡迎私訊諮詢唷!

我是蔡瑋中,用四個標籤快速了解我
#運動品牌行銷|歐福行銷 / 英雄好汗 創辦人
#過氣籃球員|前⋯松山、台藝籃球隊長
#三流跑者|多年前全馬破四、半馬破百
#雙寶爸|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陪小孩
–
因為籃球,讓我從沒自信的孩子成長為團隊中的領袖。
從三興國小、金華國中、松山高中到台灣藝大,我都在球隊中擔任主力球員與隊長的角色,在籃球中找到了自我的價值。但畢業後,我沒有選擇 SBL 這條路,內心帶著遺憾,進入了職場。
「這份遺憾,成為我創業的起點。我決定將運動的熱愛與數位行銷的專業結合,打造屬於我的運動事業,讓更多人也能認識運動、愛上運動。」
–
也是這股遺憾與鬱悶,讓我有個瘋狂的想法:「在大馬路上狂奔」,所以接觸了馬拉松與路跑運動,加入了初創的《運動筆記》,隨著公司從 3 位員工成長到 40 人的規模。
–
於是,30 歲初頭,我創立了歐福行銷,使命是:「讓運動變得更簡單。」
–
運動品牌:推廣品牌更簡單
運動 KOL:經營事業更簡單
運動愛好者:參與運動更簡單
–
這幾年,我累積了上百個運動品牌行銷案例,與上千位運動 KOL、運動專家合作。現在,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——歐福行銷已經是台灣運動領域數位行銷最具指標性的公司。
–
未來,我會在這裡分享更多運動行銷趨勢、品牌策略與產業洞察,歡迎交流!
如果你是運動品牌經營者、運動 KOL,或者對運動行銷有興趣,歡迎留言或私訊,我很樂意與你聊聊!
–
對了,我們目前在積極徵才!
如果你愛運動、懂行銷、想加入專注運動領域的數位行銷公司,快來找我!